时间:09-07 作者: 浏览量:75691
的。然而,對于我這種實在論的回答,必須由理性論證進行辯護。
第六章廁身現代世界的中國哲學 (1)
同的意義;說不定他用“邏輯”也有不同的意義;而且文章的前后關系也不同。
婦女跳格爾巴舞時,把點著燈的陶罐或某種農作物的青苗放在舞場中
,既指乾卦和坤卦,又指天地。
為是一種這樣的事物:理性對這種事物,以及這種事物對理性和對它自己的概念,通統是漠不相干的。理性作為本能也。。。。。
①恩斯特·瑞南(1923-1892)——法國哲學家、歷史學家和宗教理論家,著有《科學的未來》、《宗教史研究》等。——譯者
-- 620
關于這一點,發生這樣一個爭論:究竟是被人愛戴比被 人畏懼好一些呢?抑或是被人畏懼比被人愛戴好一些呢?我 回答說:最好是兩者兼備;但是,兩者合在一起是難乎其難 的。如果一個人對兩者必須有所取舍,那么,被人畏懼比受 人愛戴是安全得多的。因為關于人類,一般地可以這樣說:他 們是忘恩負義、容易變心的,是偽裝者、冒牌貨,是逃避危 難,追逐利益的。當你對他們有好處的時候,他們是整個兒 屬于你的。正如我在前面談到的,當需要還很遙遠的時候,他 們表示愿意為你流血,奉獻自己的財產、性命和自己的子女, 可是到了這種需要即將來臨的時候,他們就背棄你了。因此, 君主如果完全信賴人們的說話而缺乏其他準備的話,他就要 滅亡。因為用金錢而不是依靠偉大與崇高的精神取得的友誼, 是買來的,但不是牢靠的。在需要的時刻,它是不能夠倚靠 的。而且人們冒犯一個自己愛戴的人比冒犯一個自己畏懼的 人較少顧忌,因為愛戴是靠恩義(diobligo)這條紐帶維系的; 然而由于人性是惡劣的(tristi),在任何時候,只要對自己有
友情鏈接: